断隔多年之后的第一次高考,很多考生答题甚至语不成句,更别提有完整的知识体系。

大家心里都没有底,谁也不知道录取标准是什么,录取人数有多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结果……直到第一封录取通知书寄到双山公社邮局。

公社以书面形式明令要求邮局的所有职工在这期间严格对待每一个信件,所有经手的信件都得有至少两个人签字,通知书必须由邮局的所有职工签字。

录取通知书还得送到公社,由公社亲自审核,确定无误,登记之后,再由邮递员亲自送到本人手中。

公社还会回访,如果录取考生本人没有接收到通知书,将会由公社追责。

因此,录取通知书陆续送到公社,公社办公室总能优先惊喜一番,赵柯也会第一时间得知赵村儿大队的录取情况。

是巧合也是必然的,双山公社的第一封录取通知书就是赵村儿大队的,主人是知青刘兴学,同事们纷纷向赵柯道喜。

赵柯当然很高兴,并且随着公社收到的通知书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兴,不过也有一点隐晦的遗憾。

录取通知书集中在一月底和二月中上旬寄到,年初十之后,邮局已经好些天没收到新的录取通知书,大家都几乎默认,其他人都落榜了。

赵柯却每天上班坚持先去一趟邮局,再到公社办公室。

今天依旧没有新的通知书。

邮局工作人员委婉道:“赵书记,好些学校都要开学了,可能不会有了。”

赵柯弯了弯嘴角,“没事儿,我就顺路,来溜达溜达。”

工作人员喜道:“不少了,省里都表扬咱公社呢。”

是啊,省里都表扬呢。

到这一刻,双山公社确定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有三十五人,本地的考生快要占上岸考生的一半,对双山公社一个极北边陲公社来说,录取比例其实相当优异,而且不少人考取的学校都是比较知名的高校,尤其赵柯以公社干部的身份考入首都大学,省里市里的报纸还专门报道过,县里也特地发过喜报。

而赵村儿大队在双山公社的出色答卷里,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赵村儿大队现有十一个知青,除了没有参加高考的顾校长和吴老师,其余九人全部上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