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柯是一根定海神针,公社就是一座结实的房屋,一人定风波,一屋遮风雨。

而双山公社从这一封《致双山公社全体社员书》开始,便迅速分流,一部分要高考的人进入到高考备战阶段,另一部分人全副心思在秋收。

赵村儿大队,曲茜茜、春妮儿、潘翠莲、王老三等社员,包括唐副队长和尹知青在内的知青们参加了补习。

顾校长、吴老师、余秀兰则承担起学校的课程,赵芸芸不高考,也分担了更多的大队工作。

他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整个双山公社有三百余人参加了补习班,大部分人都是四十岁以内的中青年。由于人数太多,补习班又分了几个小班,择优选出来的老师们每天交替上课。

傅杭、庄兰都是科目补习老师之一。

卫生所配合,给老师们准备了大量的润喉茶,没多久,老师们的嗓子还是嘶哑了,却始终没有人下火线。

补习班中,夫妻互助,父母子女成为同学,为了能多学一分钟,连上厕所都带着书,吃饭的时候也人手一本书,晚睡早起,每个人都全力以赴、分秒必争。

而公社里,参与秋收的人员大减,更需要仔细调配各项工作,赵柯一心扑在秋收上,分身乏术。

吴主任也忙得脚不沾地,但还不忘对赵柯表示担忧,“省里头要求公社在十二月前举办初试筛选出一批人,再参加全省统试,我相信你的水平,可不复习能踏实吗?要不你就别管了,公社有我呢。”

赵柯瞅着吴主任比去年更白的鬓角,笑着摇了摇头,说出她最近做出的决定。

吴主任听后,震惊,“你、你真的决定了?”

赵柯笑容毫无阴霾,自信,且对未来充满干劲,“只要公社不嫌弃我离岗时间长,主任你和同事们不嫌我麻烦,这就是我的决定。”

吴主任失语许久,方才拍了拍赵柯的肩膀,“你是我们双山公社永远的骄傲。”

“我也以生在这片土地上为傲。”

天公作美,十一月下旬,秋收在双山公社社员们披星戴月的辛勤努力下,顺利完成。

伴随着丰收的喜悦,双山公社举行了初试,考卷由县城统一出题,包括赵柯在内的三百余人踏进初试考场,参与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