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然仔细研究了三起案件的被害人,共性其实并不多,无非就都是女性,年纪都在25-35岁之间。

除此之外,她们是高矮胖瘦,肤色是黑是白,头发是长是短是直是卷,以及她们被掳时,身上的穿搭饰品等,均没有共性。

显然凶手并不是根据体貌特征去寻找目标的。

但凶手又绝不是随机掳人的,因为三名被害人被掳时,均没有目击者,即便通过深入调查以及悬赏,也并没有找到目击者,如此说来,凶手掳人的时机把握得极好,而这显然是筹谋之后,谋定后动的结果。

否则,如果真是随机掳人,凶手如何能保证他三次行动都如此顺利,不被任何人看见呢?

有人可能会说,那如果凶手都是半夜行动,半夜人少,岂不是就不容易被人看见。

但同样的,半夜人少,目标群体也同样少,凶手如何能保证他半夜在大街上游荡时就一定能碰到一个同样孤身一人在大街上游荡的青年女性呢,并且同时还要保证周围没有其他人。

这种随机性显然是要靠缘分的,一次两次或许还能说得通,但三次就绝非缘分那么简单了。

并且凶手每杀死一名被害人,下一名被害人便会在15-20天内失踪,也就是说,凶手很可能杀完一个,便会开始物色下一个,如此节奏才能满足自己变态的需求。

所以说,凶手一定有自己的选择标准,也就是三名被害人之间尚未被挖掘到的共性,凶手通过15-20天的寻找,锁定,然后有计划地将人掳走。

那么共性到底是什么呢?

纪然飞快地翻着资料,连调查三名被害人的社会关系时的诸多笔录都没有放过,她飞快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录着。

三名被害人,8.23案的被害人,秦菲,29岁,已婚,友谊百货的售货员,丈夫是货车司机,两人感情很好,有个儿子,今年4岁,还没上幼儿园,一直是孩子的爷爷奶奶带着。

秦菲在单位人缘不错,工作之余也会约单位的小姐妹逛街打牌,社会关系并不复杂。

秦菲是8月20日下班后失踪的,她的丈夫8月21日下午从外地跑车回来,发现家里没人,等到秦菲下班的时间也不见人回来,他急了,就去找秦菲经常一起玩的同事,对方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