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世界,八月十五下午。

泉州城中秋诗会是一年一度的盛会,福建著名的书院都有学子前来,泉州本地书院更是全体出动。

官方的学政、知州和判官都会出度,其他当地名流,富豪,以及各大青楼的花魁都会参与进来。

届时书生将佳作亮出来,由德高望重的儒林前辈品评,排出前十名。这是读书人增加名望、接近官员和大儒的好机会。即使不能进入前十名,只要能在前辈面前混个脸熟,也得益非浅了。

福建路各地的青楼花魁名妓也会出席,评选总花魁。商人们可出钱买彩花送与名妓,书生也可以将诗词佳作折算成彩花。十贯钱一朵彩花,被评为“中等”的诗词也可折算一朵彩花,被评“上等”诗词可以折合三朵。最后谁的彩花多,谁就是本年的花魁。

在北宋,逛青楼并非不光彩的事,这个时代的文人逛青楼是很常见的,甚至可以算是相当“雅”的事。诗会中有青楼女子出席,也是常态。

诗会要等晚上月亮出来才正式开始,但下午举行诗会的翠园就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大多数都是来看热闹的平民。他们一进入翠园,就立即感觉到这次的诗会跟以往不同。

翠园装扮一新,树阴底下放了不少櫈子供人休息,到处挂满了灯笼。如果晚上这些灯笼全点着,整个翠园会亮堂堂的。还有不少身上斜系幅条的接待侍女,她们随时为宾客指路,并不时免费提供茶水。

树下的櫈子坐了很多人,正在闲聊:“这次是哪个商号主办的?很舍得花钱啊。”

“是莫家主办的,本来也没什么,但莫家拉了个大富豪参加,如果没有那人协助,哪会有这等规模?哪会免费摆了櫈子给人休息?哪会有这么多接待的侍女?哪会有这么清晰的指路标志?这些虽是小节,但足见主办方这么贴心服务,真是难得。”

“大富豪?不会是梁家的家主吧,听说梁家已经迁往开封府了。”

“当然不是梁家了,是奇珍异宝阁和照相馆的东家。”

“啊?原来是李公子的手笔,难怪,难怪。能够想得这么周到,这么贴心,我早该想到是他了。我很佩服他照相馆独创的措施,进门立即给一张写了号码的凭条,凭号码排队,轮到了就叫号码去照相,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