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马车缓慢前行,周浚恪才开始注意这个时代的牲口。

往常周浚恪上街看见的多是牛车或骆驼,就总感觉有些别扭,又说不出来哪里别扭,今天终于找到别扭的原因了。

因为街面上很少看见马车和驴,马和驴没有马掌护蹄就不适合负重而行,时间一长就会裂蹄。饲养和收入不成正比,所以百姓们也没人愿意养一匹马或者驴子替代劳动力。

只有少数人才乘坐马车,彰显身份的象征。而乘坐多是老人和妇孺,大多的年轻人都喜欢骑马。

周浚恪惫懒的性格则更喜欢马车,铺上柔软的垫子,整个人都陷在其中。少了马车的颠簸,更为舒适。

骑马不好,磨大腿,还颠屁股。

到了庄子,周浚恪下了马车,就看见一群光屁股小孩子在房屋前面的空地上玩耍。一群孩子见了周浚恪也不害怕,都对着他咧着嘴傻笑。

周浚恪笑着回应着,在车里拿出点心分发之后,这群孩子才一哄而散。心里却叹了口气:“衣服都穿不上,看来自己任重道远啊!”

这一幕,周铭浩等人已经见怪不怪了。从起初的不适和恼火,慢慢演变成了平和与心里说出来的一种滋味--温暖!

以往自己等人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少爷心态,除了饥饱,就不再关心这群庄户们的感受。

但在周浚恪的庄子,他们学到了不一样的东西。他们也说不好那种东西叫什么,如果让周浚恪来说的话,可以称为幸福感和凝聚力!

“少爷,您来了!诸位少爷好!”袁伯五十多岁,一身衣服浆洗的有些发白,这也是周浚恪在流民中一眼相中袁伯,让他成为管事的原因。

一个自律的人,往往能带着一群人都自律,说出来的话也更有信服力。

“嚯,少爷您这是怎么了?”袁伯看着周浚恪额头上包扎的布条顿时紧张的问道,扭头又对赶车的宁四骂道:“宁四,让你去保护少爷,你们一群人怎么保护的少爷?你们干什么吃的?还跟老子吹牛,说在陇右当了多少年兵,杀了多少突厥人!我呸!”

宁四眉耷拉眼的没言语,神色十分委屈,好像是在说:“这事不怨我,这事我还不能说!”

周浚恪尴尬的拉了拉袁伯的胳膊,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