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又是一年过去。

金国在折腾了大半年后,终于平定了国内宛如打地鼠一般的小规模反叛,如今,在完颜宗干的主持下,他们开始将女真部的族人迁移到曾经辽人居住的庞大土地上。

关外几乎每个州府都有上千名金国士卒,他们的家眷也随之迁来,占据着曾经辽国贵族的土地,有足够的奴隶为他们耕作。

金国也邀请大宋使臣来金国相互联络,结为兄弟之国,毕竟这些年都是我金国派使臣去你家,按照外交礼仪,你也应该派人来我这看看。

赵士程收到邀请,便在朝会上提起了这件事,提起应该重视金国,于是大笔一挥,列了长长的出使队伍,把最近总在叨念的臣子名单列上去。

朝廷上当然有反对声,但赵士程这行为不算过分,且让皇帝出口气对大家都有好处,于是许多谏言的文臣榜上有名。

唯一的问题是,明明这么大的出使队伍,皇帝陛下批的经费却十分有限,就算沿途有驿站服务,但他们这次出行也基本没办法享受。

……

这事算是暂时揭过去了,其实这事大宋使臣出去,本来就只是走个过场,赵士程派他们过去,是让他们长长见识,思考一下金国为什么南下。

真正的和谈条约,完颜宗干早就通过辽东的中转,和赵士程商议得差不多了。

宗干的意思是,他也不祈求大宋像对辽国那样缴纳岁币了,只希望两国可以正常贸易,希望两国暂时把边境划出来,希望大宋不要再接纳辽国的降将等等。

赵士程也有这个意思,幽云十六州的土地有明显的山川界限,还是很容易确定的,比较麻烦的是西北靠近西夏那一片,那里地势复杂,又不断有辽国部族归降,属于一团乱麻的状态。

所以,大宋的使臣就是过去“自古以来”的。

当然,不能只是金国“希望”,赵士程也提出自己的要求,比如关于货物的税率,比如北方的牛羊和矿产应该是多少,比如草原上的马匹每年要给大宋多少,再比如辽东那边的地界该如何确定。

这些都是顶顶麻烦的工作,好在他只需要确定一个大概,剩下的细节,可以交给底下人去完成。

解决这些国家大事,赵士程又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