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陈行舟和赵士程都不看好辽国这次的反击之战,但是对辽国上下权贵来说,这一次10万大军攻打金国,就像给辽国上下注射了一支强心剂,都睁大眼睛看着这场大战会不会是辽国中兴的希望?

辽帝也不负众望,在大军集结到达泰州之后,他的营帐便不肯再前进一步,只让诸将前去攻打黄龙府,还雄心勃勃地列出一个计划,要求他们在金人回援助的路上埋伏敌军。

这是一个半径有一百多里的巨大包围圈,这位皇帝希望用自己十万人包围二十多万回援的金军,然后毕其功于一役。

然而梦想是丰满的,现实显然不是这样。

这边有一个大问题,泰州距离黄龙府还有数百里诸部兵马都是临时拼凑出来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或者说统一的指挥就是皇帝本人。

但皇帝在后方数百里外,这又如何指挥得了前军。可如若是派快马传讯,一来一回怎么也要三五天。战场上瞬息万变,等皇帝决定好了,黄花菜都凉了。

于是便有人建议皇帝将自己的銮驾往前推一推,不说要上战场,但至少离战场几十里不要太远,就好了。

辽帝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明白归明白,先前自己御驾亲征被金人围追堵截,珠宝妻妾丢失,手下死伤遍地,给他的阴影太大了,让他就算在这一次鼓足勇气重新开始。也还是没有更多的勇气敢用自己的性命安危去赌一个未来。

这时有消息来报,金国已经回师,正走辽阳府,准备前来龙府部与辽军决战。

在火烧眉毛的情况下,众人便暂时搁置争议,决定先埋伏金军主力。

然后又是争论出新的问题,埋伏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军队在行军赶路时一般不会穿戴几十斤的铠甲,这样人受不了马也受不了。可若埋伏的军卒着甲去攻打没有穿护甲的军队,那么一般都是单方面的屠杀,如砍瓜切菜一般简单,当初金国用这一招没少收拾辽军。

所以双方一般都在行军中派出探子,确定前方有无危险,没有危险后,才会前进。

因此一场成功的埋伏要看敌我双方军队的实力也要看军官对战场情况的敏锐判断。而如今,相互扯头发的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