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九,赵五哥家那大园子的一期终于完工了,赵家广邀女眷,前去游玩。

当然也不只是女眷,一些男子也可陪着妻儿同去,只不过这园子不许带太多仆人,男子若是陪着妻儿前去,大多成了力夫。

刘氏和赵士从就是其中之一。

大哥大嫂带着两个儿子,算是第一批顾客,大清早,骡车顺着东大街出城,停在一处开阔的平地边,将马车寄存。

赵士从给妻儿解释道:“这片是停放马车的地方,占的地可不小,马车后边就是回廊,顺着回廊,就进园子,也不怕风雨泥泞。”

刘氏对这巧思很是赞叹:“如此,便是雨天,也可以出来游玩了。”

于是走下马车,牵着孩子,顺着石阶上了回廊,一路走过,便看到回廊下的大片金色野菊,顿时心情舒畅。

便不再走回廊,而是带着孩子,走入庭院,这里已经有了不少姑娘,衣着不凡,赏看野菊的,也有去看看那些单独一株株的独头菊。

花海中的两个秋千已经被人占了,刘氏有些遗憾,带着孩子走出转角,便觉得面前一片开阔——那是一片很大的水池,池上有一片荷花,河边树木不多,所以视野很是开阔,让人心中舒畅。

回廊尽头,是一座很大的楼阁——建在有一米多的高台上,既可以在台边凭栏,也可以在树荫下歇息。

走入其中,便看到阁楼中的许多铺子,这里的铺子不再是光秃秃的木墙木地板,而是用松果、插花、盆景、找人在画上图案的麻布装点过的,连天花板上,都用细线挂上些别致东西。

有卖汤饮子的,有买布匹脂粉的,其中最火热的便是脂粉铺子了,哪怕写着“今日售罄尽”,还是的有许多人在那里看些旁边的脂粉,买到了的姑娘,更是在一边轻声炫耀着。

刘氏越走越是喜欢,这里游玩、购物、饮食、看戏,都可以一次搞定。

她还遇到了几位许久未见闺中姐妹。

大家寒暄一番后便去厢房,这里有各种厢房,提供品茶休憩,外间还有捶丸、投壶、纸牌可玩。

这里热闹又不失风雅,女眷大多是大家闺秀,不会高声喧哗,偶尔传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