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禄寺的摆烂事迹,王华也有所耳闻,不过妻子和父母都在,他也没和文哥儿细说。

文哥儿一不小心埋怨出来的那些话他也没在意。

这些事本就无伤大雅,旁人听了只会当个乐子。

至于文哥儿是不是真的“小神童”,是否真的生来就比旁人聪慧,根本没有人会去深究。

这本就不是个缺乏天才的时代,近在京城的有杨廷和这个十二岁考过乡试的举人,远在任地的有杨一清这个十四岁被举荐为奇童的翰林秀才。

即便当真坐实了“神童”这件事,起御膳不好吃的事。

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谢迁就知道这小子肯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算进宫关注的也绝对是那口吃的。

不过想到邹氏身体日渐康健,谢迁便觉得这不算什么坏事。

谢迁与杨廷和对视一眼,感觉彼此也算相熟了,便也没有避讳,笑着给文哥儿说起一些关于光禄寺的旧事。

着重讲了讲去年朝廷搬出来去警告光禄寺的那道宪宗圣旨——

「外夷朝贡或筵宴或朔望见辞酒食,俱宜加意点视,务令鲜洁,仍令每日侍班御史巡视,不处者奏治之。」

意思是要派御史去监督光禄寺,免得他们做得太过分!

为什么先皇这道圣旨被翻出来推行呢,因为朱祐樘看完后觉得它“所言多切时弊”。

简直说到点子上了!

此处必须出动怼天怼地喷子御史才能解决!

由此可见,光禄寺摆烂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而是一天到晚的事。

文哥儿真没想到御史还要管饭菜新不新鲜。

而且像这种天子脚下的中央直属衙门,居然还要靠御史监督才勉强不摆烂!要是不派御史监督,那不得直接上残羹冷炙了?

就这样,他们居然还活得挺滋润的,只要保证食材新鲜就啥事都没有。

……大明御膳可真不讲究。

看来自古以来的工作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谁说明朝官难当,这光禄寺简直是摸鱼爱好者的天堂啊。

文哥儿一改最开始的嫌弃,眼睛开始熠熠发亮。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