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当年的事情,昙回也不免感慨地长长叹息,接着说了起来:“当年啊,俞公子和明知言非常出名,不过俞公子因为容貌引来了不少麻烦,便鲜少外出。

“胡三公子最开始还伪装成和他们结交,只是做朋友,与俞、明二位关系也都不错,看起来也没什么问题。

“后来闹出了中书省那件案子,牵连甚广,重罪的杀了头,家眷都发配边疆。其实明家和俞家只能算是被牵连,可事情太大,拔树寻根,有些牵连都会被连累。沧海横流自保都难的时期,这两家只能也跟着被贬官。

“国子监的山长疼惜人才,老人家到处奔走,才算是保下了几名监生。长辈官职被贬,孩子依旧留在国子监。”

纪砚白安静地听着,只是随便地“嗯”了一声。

昙回继续说了下去:“俞、明二人在国子监又留了两个月的时间,俞公子被请去了右侍郎府上,到了第二日才被送出。

“送走了俞公子,胡三公子像是非常开心似的,赏了府中所有下人银钱,还遣散了院里的通房丫鬟。

“府中下人得了赏赐都议论纷纷,事情逐渐传了出去,说是俞公子与胡三公子有那些事情,后来愈演愈烈,胡三公子的婚约也因此取消了。”

纪砚白不懂后宅那些破事,听完一阵疑惑,甚至没理解其中意思:“这怎么了?”

昙回耐心地解释:“和胡三公子这种有婚约的人有了浪荡的传闻,自然名声不好。

“右侍郎素来也有政敌,得知此事故意做文章,将小事情扩大成大事情。右侍郎是吏部的,便说俞公子为了中书省事变做出了出格的举动,讨好右侍郎家。中书省的事太过敏感,果然引起了圣怒。”

纪砚白觉得自己的脑子有些迷糊,甚至想不清楚为什么会发展得那般厉害:“不就是去了右侍郎家里,怎么会传成二人有染?”

昙回回答:“俞公子当年说的是右侍郎夫人寻他过去,理由是想要翻修府中院子,让俞渐离帮忙看看,出一个设计图。俞公子和胡三公子是好友,自然答应去了,忙到了夜里,右侍郎夫人硬是留着他过夜。

“我猜胡三公子是那一日被俞公子拒绝了,之后便想出些龌龊法子,让俞公子不得不和他一起。俞公子当时在京里无依无靠,还不是任由他摆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