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昭帝终于在一沓子书稿奏章中翻到了宋景辰递上来的那本策论,说是本子,不如说是折页,封皮上写着:“皇帝陛下亲启”几个大字。

就这几笔字写的,文昭帝看得直摇头。

实话实说,宋景辰的字得看跟谁比,跟他们数理班的孩子比,写得真不算很糟糕,同科举班的学生比,真不咋地。

若是同文昭帝这样的书法大家比,那还是别比了。

大夏朝选用人才有四好,长得好,说得好,干得好,写得好。

满朝文武的书法没有一个是看不过去的,尤其臣子们都知道皇帝酷爱书法,私下那更是勤学苦练,不求被皇帝待见,但绝不能让他讨厌,书法不好恰恰是文昭帝所不能容忍的,所以,满朝文武不说个个都是书法家吧,那也差不到哪里去。

文昭帝看惯了好的,再看宋景辰这两笔小字儿,当真是“耳目一新。”他指着封页上的几个大字对张公公道:

“这宋家倒是个实诚的,没有找人替小孩子代笔。”

张公公一听这话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就是看你顺眼,不好也是好,看你不顺眼,好也是不好,好坏还不全是帝王的一句话。

张公公忙陪笑道:“是啊陛下,老奴看这孩子的字虽无定势,却也笔画舒展开放,颇有洒脱自由之意,加以时日多加训练,必能写出一手好字来。”

文昭帝点点头:“辰哥儿如厮美玉,如何能缺了一角,这样,把朕这里的字帖拿去几幅叫他临摹,就让他从楷书练起。”

“叫他每日临摹一篇,月末把临摹好的字拿给朕看,顺便叫翰林院那几个书法不错的老家伙抽空给指点指点。”

张公公忙称是。

文昭帝打开折页,通扫一眼,不由揉了揉额角,又把折页递给了张公公,道:“算了,还是你来念给朕听。”

张公公嘴角抽搐,看到了吧,这实诚虽好,可实诚他不受用呀,以陛下对书法一道的品味,看到辰哥儿这两笔小字儿能不如鲠在喉?

文昭帝在御案后坐下,张公公展开折页开始念——

耕牛者,农事之本,百姓所仰。

其筋角为弓弩,皮囊为帐幕、甲胄、履靴之属,可利军备。

功用之大,利国利民。

然,历代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