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秀才还没走出“慧心茶馆”的大门,就和迎面快步过来的李秀才碰上了,两人见到对方,都是压抑不住的兴奋,同时从袖中掏出一张报纸,异口同声道:“你可看了今日的“卫辉时报”?”

两人先是一愣,继而放声大笑,沈秀才也不准备走了,两人相携又走回了刚刚的位置,又点了一壶茶,坐下来讨论起报纸之事。

“沈兄,看来你也是已经看过了这份报纸了!愚弟也是在来的路上恰巧了买了这份“卫辉时报”,不过粗粗看了一下,就移不开眼了,竟是立在寒风中给读完了,这才误了和沈兄见面的时辰,还请沈兄原谅则个。”

沈秀才连连推说不敢,然后就着话头也讨论起了“卫辉时报”。

“不瞒你说,我刚刚原本是想来找你,结果也是读了这份报纸,竟是看进去了。也不知道这份报刊的执笔人是谁,读下来竟然像是一个人的笔锋。”

李秀才消息灵通一点,压低声音道:“据说“卫辉时报”的发起人就是那位秦通判,如今这个报刊的印刷工坊也定在新乡县,这报刊发行了三期了,沈兄你看这里的“征稿启事”,以前的两期可都是没有这个的,而且三期报刊下来你可以做一下对比,都是一样的行文脉络和习惯,那就说明主笔人一直就只有一个,就是那位秦大人!”

文人最擅长的自然是舞文弄墨,同时也喜欢在一篇文章中窥视一个作者的行为习惯、喜好态度,就拿历年主考官的文章,只要是定下主考官是谁,那么在那一年里主考官的文章诗词都会被编撰成册,在书生之见竞相摘抄背诵,有名师指点的还会专门将他的文章拿出来分析。面对秦修文根本没有掩饰过的行文习惯,那些文人能猜出背后的主笔人就是他并不难。

沈秀才这是第一次看“卫辉时报”,闻言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气:“竟没想到这位秦大人的文笔竟然如此不错,以往只觉得对方手段颇为阴狠,倒也是个器量大的,如今还愿意将机会给到天下读书人,有了这个“征稿启事”,岂不是说寂寂无名之辈如你我,也可以将文章投给“卫辉时报”,让数万之众得以观赏你我之文章?此举真乃造福所有读书人啊!”

秦修文的名声如今在新乡县的百姓口中那是极为好的,但是在卫辉府其他老百姓,尤其是读书人口中,那就很不怎么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