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苗凤花道:“现在铺子里卖的,或者城外村民用牛车拉着来卖的炭,虽然要多少买多少很方便,但是价格偏贵。”

章北庭:……

他们食肆里煮火锅的炭,就是城外村民用牛车拉着来卖的。

苗凤花继续道:“每年这个时候,都有行商从临县整船整船的拉着木炭来码头卖,他们那边山多人少,烧炭方便,我们几家人凑一凑,一起买一整船,会比每次买一点便宜不少。”

简而言之,就是大家一起凑个批发价。

“要买,但是我恐怕要晚一点,”章北庭道,“食肆每日也要用不少炭,一起买的话,我们家现在没地方放。”

既然囤炭了,冬日烧的柴火也该囤一些,他们家灶房放几担柴,一两车炭是没问题,但一整个冬天家里跟食肆要用的,就是三个灶房都堆不下。

以前章父章母在的时候,灶房里放不下就放在堂屋里跟四周屋檐下,但章北庭不打算把大量的炭跟柴放进屋里,不安全也不好看。

只剩下前后左右屋檐下,同样不够用。

“你们家后院猪圈的地基不还在吗?”苗凤花道,“买些砖瓦木材修好当柴房,足够放木炭跟柴火了。”

“我也是这样打算的。”章北庭道。

顺便把旁边的鸡圈也搭起来,天冷之后,露天养鸡会冻坏的。

苗凤花沉吟了片刻后道:“修个柴房要不了几日,我还是跟你们一起买吧。”

她又说:“你们要得多,我们两家一起,就不用再找别人凑了。”

这段时间气温稳定,炭的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等到了十月底十一月,天更冷,炭的价格才会越贵。

一起凑着买炭的人多了,就容易出现或大或小的口角,不是这家觉得自己分到的炭碎一些,就是那家觉得别人的经烧些,这都是往年发生过的。

章北庭跟宋宴卿不是斤斤计较的人,跟他们一起分炭,完全不用担心会出现这种矛盾。

“也行。”章北庭点头。

他对买炭没经验,不管是炭的质量,还是整体的价格,一起买有何家人把关,不用担心会吃亏。

知道章北庭要修柴房,苗凤花想了想又问

章节目录